当前位置:新旅行 > 

3000年没改过名的古都——邯郸

发布时间:2021-02-08 21:22:29|来源:中国周刊|作者:茅春艳 沈海滨

微信图片_20210208211719.jpg

邯郸古城鸟瞰


这里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城邑,8000年前在此孕育了磁山文化;这里曾是战国之赵都,荀子的诞生地,秦始皇的“龙兴”地,曹操的称霸地.....这里是传说中人类起源的地方,上古时的人类始祖女娲,在这里的古中皇山上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她的神力赋予了这些泥人生命。这里还是成语典故之都,和它有关的成语多达1500余条。“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毛遂自荐”“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等等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皆出自这里——邯郸,它既是成语典故之都,又是中国唯一一个三千多年没有改过名字的古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秀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让邯郸有着与众不同的历史韵味和独特别致的自然风光。



成语典故之都——邯郸


邯郸,一个名字很好听的城市,一直想去看看,再加上最近央视《大秦赋》电视剧的热播,于是,我来个说走就走的旅程,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乡。


微信图片_20210208211723.jpg

太行山脉冬日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是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心、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邯郸有3100年的建城史,各种文化的积淀,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才子佳人的美丽传说,引人入胜的奇闻逸事,奠定了邯郸“成语典故”这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样式。据专家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漫步在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都能见到成语典故,还有邯郸学步雕塑(学步桥)、胡服骑射雕塑、荀子雕塑、罗敷雕塑、武灵丛台、七贤祠、回车巷、插箭岭等。从力戒盲从刻板的“邯郸学步”,到点化人们领悟宠辱之道、穷达之运的“黄粱美梦”;从教人坦诚、知错就改的“负荆请罪”,到寓意明了的“中山狼”;从蕴含处世之道人生哲学的“鹬蚌相争”“饮鸩止渴”,到锐意变革与进取的“胡服骑射”……邯郸成语文化的源远流长及深刻影响可见一斑。无不让你感到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10208211727.jpg

邯郸涉县娲皇宫


邯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里,8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还有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然而在中国的地市级古城中,应该没有哪个比河北邯郸更为低调的了。低调到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写不出或者写错它的名字。邯郸,不同于北上广的繁华,不同于江南苏杭的秀美,它更代表了安逸的时光、休闲的态度。千百年来,古城走过繁华也历经沧桑,带着晚霞一般的温情,将岁月编织成一曲清幽的小调,不争抢、不宣告也不怕遗忘。在《汉书•地理志》上有关于邯郸名字由来的解释: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曰邯山。单,是尽的意思。邯山的尽头,即邯单。又因为作为城廓,城名需从邑,所以单字加邑(阝),遂有邯郸。从此邯郸的名字三千年未改,一直就以这个名字彪炳史册,似乎这两个字也未在其他场合出现过,几乎可以算作是中华历史上的孤例。


从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到新石器时代诞生的磁山文化,直到战国时期赵国定都于邯郸158年,期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繁盛一时的建安文学就在邺城发端;盛行于北齐的佛教,使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石窟艺术;久负盛名的大名府往日辉煌还依稀可见……众所周知,邯郸城在历史上高光的时期就是战国。这里是赵国的都城,在这里最有名的君王就算是赵武灵王了,赵武灵王是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从而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西退胡人,北灭中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208211730.jpg

邯郸赵苑胡服骑射雕像


走进古城邯郸,我的感觉邯郸就是一座露天博物馆,邯郸的成语典故多源于边塞之风,韵蕴着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作为千年古城,因为有太多的气息和情感使得文字史书无法承载,更需要走进它的怀抱,将自己融入其中,才会真切感受到古城的魅力。



漫步永年广府古城


邯郸丛台公园很有名气,丛台亦名“ 武灵丛台”,相传建于赵国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赵武灵王建筑丛台,以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一进大门,环水之中高26米的丛台赫然入目,大气、漂亮!


微信图片_20210208211734.jpg

微信图片_20210208211738.jpg

丛台公园


沿着用砖和条石铺成的踏道,步步登高跨过门槛,迎门而立的碑刻,正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登丛台》的一首律诗,背面是他的古风《邯郸行》词。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院内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灵馆”,西屋为“如意轩”,院中间有“回澜亭”,为1931年增设。院内台壁上嵌有进士王韵泉和举人李少安分别画的“梅”“兰”石碣。丛台的二层坐北朝南的圆拱门门楣上,写有“武灵丛台”四个古体黑字,门里边还刻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朱红大字,流传很久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进圆拱门,有个建筑精美的小凉亭,红柱碧瓦,画栋雕梁,重檐兽角。再上三级台阶,推开红色雕花木门,进入约一间屋大小的方形亭间,面对古色古香的石桌、石礅,很像是撩袍端带的帝王将相刚刚离去。


丛台四周有许多石刻,丛台下建有“七贤祠”。祠内有公孙杵臼、程婴、韩厥、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塑像七尊。他们都曾为赵国建立过卓著功勋,被称为“三忠四贤”。丛台公园内建有碑林长廊,内有历代书法家碑刻数十方,藏碑三百余块,艺术价值颇高,还有中国最大的墓志铭。


微信图片_20210208211741.jpg

邯郸广平天鹅湖冬日


微信图片_20210208211744.jpg

邯郸大剧院


走出丛台公园,不远处就是“学步桥”。学步桥因成语典故“邯郸学步”而得名,传说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学邯郸人走路的。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燕国人听说古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学步桥岸边隔几步就能见到一块块石刻,可以一窥邯郸历史文化。


学步桥所在的串城街是一条战国风格的历史街区。是古代邯郸城的中心大道,秦始皇的故里,也是邯郸历史的重要载体。武灵阁、玉皇阁、秦始皇诞生地纪念馆(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蔺相如回车巷、蔺相如府、将军府、学步桥、慈禧行宫、邯山书院、张国彦宗庙、王琴堂故居、赵阙、清真寺、河北银行旧址、骑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观荟萃。


微信图片_20210208211748.jpg

赵苑公园


赵苑公园是邯郸市内最大的公园。大约在2300年以前,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曾在这里带领将士苦练骑马射箭。苑内保留了插箭岭、南北梳妆楼、铸箭炉、皇姑庵、汉墓、照眉池等遗址,地势起伏,文化丰厚,是一座融历史与生态、人工景观与自然风貌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蓝天下,赵武灵王雕塑更显英武。


微信图片_20210208211757.jpg

丛台是邯郸古城的象征性建筑物


照眉池。相传它是武灵王在骑射之余的休息歌舞之地。宫女们在献歌起舞的前后,常在水边楼台梳妆照眉,故称照眉池。其实,赵苑最吸引我的,是它的成语典故苑。赵苑公园里精选自邯郸的成语典故“一言九鼎”“毛遂自荐”“黄粱美梦”“锲而不舍”等58条,以碑刻、壁画、雕塑等形式加以展现。成语典故碑廊,识字、释义,都是学问哪!除碑廊外,苑内成语典故石刻随处可见,如雨后春笋般在地里蹭蹭冒出来。其实,古城邯郸玩的地方十分多,又如:女娲宫、京娘湖、古武当山、太行五指山和七步沟以及响堂山石窟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我就不一一叙说了。邯郸古城等待着您亲自前往,才能真正感受到赵文化的博大精深。


责任编辑:孙远进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