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交流 > 

用影像为时代写真 —— 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侧记

发布时间:2020-12-23 15:11:07|来源:人民网

  2017年10月24日,四川康定贡嘎山子梅垭口,电信工人在铺设宽带网络到雪山下的子梅村。图为“一个也不能少——全国脱贫攻坚摄影展览”展出作品。
  胡南丹摄

  2019年3月27日,在河南省卢氏县沙河乡果角村,村民任当锋在喂羊。41岁的任当锋曾多年在外打工,2018年,在知悉卢氏县的金融扶贫政策后返乡创业,用贷来的5万元无担保无抵押小额贷款购买了38只羊,从打工仔变成了一个羊倌。图为“一个也不能少——全国脱贫攻坚摄影展览”展出作品。
  李嘉南摄

  观众在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观展。
  张双双摄

  崤函之地,天鹅湖畔,来自五湖四海的摄影人相聚于此。

  12月20日,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幕。活动由中国文联、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19位摄影师荣获摄影金像奖,1000多位摄影家的4000多幅作品精彩亮相。本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以“战疫脱贫润初心 培根铸魂谱金像”为主题,突出导向引领,汇聚摄影成果,用影像为时代写真,为人民抒怀。

  定格抗击疫情瞬间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是两大关键词。本届摄影艺术节的两大主题展包括“见证·造像——抗击疫情影像展览”和“一个也不能少——全国脱贫攻坚摄影展览”,紧扣时代脉搏,彰显时代精神。

  白衣执甲的最美逆行者拿着手机,手机里是他们救助患者的画面,眼神坚毅而温柔,与患者同框定格。这组“你是我最牵挂的人”专题照片曾在网上引发热议,也出现在了“见证·造像——抗击疫情影像展览”现场。

  展览用真实细腻的影像作品,再现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聚焦武汉、辐射全国的抗疫景象,把观众的思绪带回到年初的特殊时刻。“看了这个展览特别感动,医护人员以血肉之躯阻击疫情,让人感佩。”王女士带着5岁的女儿来看展,她说,从这些摄影作品中,又一次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团结和伟大。

  陈黎明是“见证·造像——抗击疫情影像展览”执行策展人之一,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的成员之一。疫情期间,小分队成员义无反顾逆行武汉,冒险深入定点医院、隔离病房等地,用66天时间为4.2万余名白衣天使造像,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希望观众能从医护人员的眼睛里、面容上,感受到他们的勇敢与坚毅。”陈黎明说。

  展览还特别搭建了“又见雷神山”单元。通道两侧的墙面上,印满了各种涂鸦,有加油鼓劲的话,也有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简单图示。“武汉雷神山医院休舱后,我们发现,200多米的医护通道两侧画满了医护人员和建筑工作者留下的涂鸦,于是选取了部分用到展览里。”陈黎明说,这些涂鸦真实体现了中国医生的勇敢、热情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展现脱贫攻坚成果

  走进“一个也不能少——全国脱贫攻坚摄影展览”,便能看到一面墙上标注着全国脱贫攻坚地图,在展览结尾部分,则铺陈着一张张温暖笑脸的照片。展览艺术总监李迪表示,布展紧扣“一个也不能少”的主题,让观众在影像中感受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历程。

  据悉,本次展览展出200余件作品,旨在用摄影作品记录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创举,描摹当代中国发展以人为本的生动细节,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史诗成就。

  摄影家陈杰拍摄的一组悬崖村作品广为人知。作品通过新旧照片并置,呈现的是同一个人脱贫前后的状态。策展人员把并置的两张照片做成一个翻板墙,用这一特别设计增强了今昔对比感:翻板正面是脱贫前的样子,推过翻板便可看到脱贫后的模样。“我们希望记录脱贫成果,也记录攻坚过程。”执行策展人刘宇表示,展览通过一件件用心、用情的真诚之作,通过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生动故事和感人瞬间,折射出史诗性的沧桑巨变。

  摄影人砥砺前行

  中国摄影艺术节是经中央批准,创办最早、关注度持久、影响力广泛的摄影节,是促进中国摄影艺术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具有引领创作、举贤荐优的重要作用。中国摄影金像奖作为摄影艺术领域全国性的最高个人成就奖,是对德艺双馨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的崇高认可。

  在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纪实摄影类、艺术摄影类以及商业摄影类三大类别奖项揭晓,19位摄影师获此殊荣。他们的作品,有的表达对生命的敬畏,有的定格下动人瞬间,有的写真自然的壮观,有的体现出时代的脉动,在光影交织之间,实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获奖代表王大斌激动地说:“金像奖是荣誉,是鞭策,更是使命和担当。它将激励我继续用手中的相机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作品。”

  在当晚举办的“金像奖面对面”对话交流活动中,本届艺术节首次邀请全部19位金像奖获奖者同台对话,并开设“金像直播间”,借助网络平台实现金像奖获奖者与全国影友的交流互动。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表示,今天的摄影创作,视野更加宽广,主题更加鲜明,表达更加丰富,传播更加多元。当前,中国摄影事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局面。中国摄影在追求艺术价值的同时,越来越凸显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广大摄影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记使命和责任,以影像为载体不断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本文配图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提供)



111.jpg


责任编辑:孙远进 校对:孙远进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