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年 > 

电竞青年将如何逐梦前行

发布时间:2020-12-08 16:26:33|来源:光明网

  “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呼之欲出——

电竞青年将如何逐梦前行

  编者按

  11月30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委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在京举办“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终审会,“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呼之欲出。

  近年来,在青年中“圈粉”无数的电子竞技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群众性运动。2019年,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跻身新职业。2020年,中国将以3.85亿美元收入首次超越北美,成为最具商业价值的电子竞技市场。

  一方面,市场呼唤着更多电竞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如何守住“投身电竞”与“沉迷游戏”之间的边界仍困扰着不少家长、师生。电竞行业规范化发展正当其时。光明智库为您多角度呈现这一新兴行业的众生相,感受年轻人的热爱、奋斗、逐梦前行,也直面社会各界对电竞行业的认识、担忧与期待。

电竞青年将如何逐梦前行

2020长三角文博会数字创意板块,电竞赛车吸引玩家体验。陈玉宇摄/光明图片

  【讲述】  

让电竞行业“特立”不“独行” 

讲述人: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秘书长 朱沁沁

  2016年,我从一个电子竞技旁观者,变成了一个电子竞技参与者和运营者,加入了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上海是中国电竞运动的起源地,也是全国最早成立地方电竞协会的城市,我加入时,协会已成立9年。相较于前辈,我赶上了好时候——电竞发展的黄金五年。电竞在中国经历了近20年发展,才从“草根”阶段过渡到半职业化阶段,继而进入了体系化、规范化的“黄金阶段”。

  从事电竞之前,我是个传统体育赛事的组织者、运营者。我用一年时间度过最初的迷茫期,纠正了想用传统模式改变电竞发展的思路。我意识到,电竞生来就有独特的规则体系和语言模式,它需要时间积淀,逐渐像传统体育那样形成通行规则。

  接触电竞圈后,我发现电竞选手们普遍渴望被接纳,害怕被误读。比如,一个年收入丰厚的青年选手曾对我说:“我每天和队友进出小区时,总是不敢抬头和邻居打招呼,怕他们把我看成不良少年。”

  职业电竞是一个比传统职业体育更加残酷的细分领域,选手职业生涯的维持期更短暂,竞争者群体更庞大。特别是对那些相对年幼的电竞职业选手来说,心智还处在发育阶段,却必须提前接受很多成年人才会面对的社会压力、职场压力、职业压力。为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制定发布了《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给孩子们更正规、更广泛的认定,让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更完整的实现。和整个电竞行业一样,这些孩子“特立”而不“独行”,他们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战,为心中热爱付出应有的努力。

  上海有丰沃的电竞土壤,有密集的电竞关联企业,有先进的电竞配套技术,有优质的学校教育资源,也有巨大的观众和电竞爱好者群体。但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人才缺口和供给不对等的现象正在凸显。期待上海继续扩大自身优势,吸引全球电竞界的目光。

电竞青年将如何逐梦前行

电竞选手在比赛现场。光明图片

电竞教育,不只是“教人打游戏”  

  讲述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英雄体育VSPN联合创始人兼COO 郑夺

  2018年,我受聘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娱乐和电子竞技方向的学生开设《电竞赛事策划与制作》《电竞赛事转播与执行》《电子竞技概论》等必修课。

  与电竞在中国的兴盛程度相比,电竞行业的人员供给严重不足。中国电竞教育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完整理论体系,实践与教学不统一。许多人对电竞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认为电竞教育只是教人打游戏。实际上,电竞职业选手训练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电竞教育还包括很多内容,比如电竞运营管理的商业化、版权、制作、播出等等。而当前开设电竞相关专业的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寥寥无几,本科及以上教育出现严重断层。

  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青年群体对电竞有极大兴趣,很多学院的学生纷纷选修电竞课程,在课堂上总能问出尖锐独到的问题。我很欣赏他们的活跃思维,并鼓励他们多到电竞相关行业实习。

  学生们总是问我:怎样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进入电竞领域就业?我认为,至少应考虑两个问题:首先,是不是基于高度的热爱和兴趣?电竞虽是朝阳行业,但会遇到许多对身体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考验,痛苦、怀疑、动摇时,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来支撑。其次,是不是对行业前景有足够的了解?虽然电竞收益较高,但未必适合每个人。要理性选择自己在行业中的具体定位。比如,想进入赛事运营公司或游戏公司工作是很好的选择,但大多数学生不应以职业选手为目标。

  我深有感触的是,电竞可贵的,是积极的态度、拼搏的精神、正向的价值观。在发展职业电竞的同时,我们也在配合有关组织的机构进行一系列制度完善,防止青少年过度沉溺游戏,引导他们正确地发展个人爱好。

坚持!为了体育竞技的梦想   

讲述人:电竞北京2020·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总冠军 TS阿豆

  2017年,我在父母开办的餐馆里工作,业余时间打打游戏。正巧杭州举办王者荣耀城市赛,我和几个好朋友组队尝试,没想到拿了第三名。我意识到我在电竞方面有些潜力,于是参加了俱乐部试训。

  在训练中,我发现自己擅长打辅助位(保护性英雄),就把自己的任务确定为“带节奏”——不断帮助、配合队友,并告诉队友需要做什么,在团队状态不好时帮大家调整心态。

  虽然训练压力大,但我觉得职业电竞很有魅力——可以和队友为集体荣誉而战,还有很多支持我们的粉丝,从我们身上获得竞技体育的梦想与激情。

  我印象最深的比赛是2020年的世界冠军杯。对手DYG战队的前期阵容团战很厉害,我们几乎溃不成军。

  第三场,我们调整了战术,换成进攻性强的阵容和他们对抗。大家互相打气、咬牙坚持,最终在连输三局的情况下反败为胜,以4∶3的战绩击败了对手。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潮澎湃。

  职业电竞和玩游戏非常不一样,它的淘汰机制很残酷。我曾经很长时间没有机会打比赛,也对未来有很多忧虑,凭着一股子自信才坚持下来。我们每次开选手大会,和上一届相比都会替换约20%的选手,竞争的残酷不言自明。久坐、运动少、熬夜、作息不规律是电竞选手的生活常态,因此带来的身体不适及视力问题也困扰着每个电竞选手。

  电竞是名副其实的“青春饭”,我是1998年出生的,已经快要退役了。我想过,几年后怎样安排我的生活。辍学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遗憾,所以,我想退役后去考大学,学文学专业,我从小就想当一个诗人。

电竞职业解说:有笑有泪有成长

讲述人:KPL职业联赛解说/主持人 灵儿

  2017年底,我还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二学生。因为平时很喜欢看电竞比赛,便参加了电竞解说的选拔。

  和职业主持人相比,电竞解说完全是一片未知的“蓝海”。电竞行业很强调自身的成长和努力。一个电竞队伍没有拿到冠军便会面临解散的风险,即使是获得过5个FMVP(总决赛最有价值队员奖)的明星选手,也常会面临被轮换做替补的压力。电竞解说也面临着类似的严苛考验——每半年考试一次,每个月以多维度评分进行排名,启动末位淘汰或下放机制。

  老师告诉我:“电竞解说就像做导游,要把比赛讲解得引人入胜。”为了避免正经严肃的“学院派”主持风格,我不断回看录像,调整语言方式,还常把解说视频发给父母,他们会从普通观众的角度给我提很多有用意见。

  我第一次解说比赛是在2018年4月29日。为了做好准备,我几乎三天三夜没合眼,打印了厚厚一沓资料。解说需要随机应变,因此要提前对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所准备。除了专业知识,我还记录下每位参赛选手玩过哪些英雄、他们的胜率、队伍特点、战术风格以及与对手交手过几次等等。此外,我还去他们的微博、朋友圈了解其训练日常和个人特质,尝试让解说变得更丰富生动。

  在网络直播中,网友可以随时在弹幕里吐槽,并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想法。众口难调,我也有过看网友评论看到号啕大哭的时候。

  如果问我为什么喜欢电竞并选择解说行业,我想讲一个故事:2017年,我在宿舍看第三届KPL职业联赛总决赛。QGhappy、XQ两支战队交手,最终,XQ战队与冠军失之交臂。他们下场经过冠军奖杯时,选手阿泰抬头看了奖杯一眼,眼神里充满留恋、渴望,还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这个眼神给了我极大触动。现在我已经从观众变成了从业者,阿泰也转行做解说,和我成了同事、朋友。这种冥冥之中的缘分,是我所理解的电竞之美。

职业选手从不逃避 也不会选择投降

讲述人:Agirl女子职业战队选手 六六

  2019年,读大一的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电竞选手招募海报。教练说,我的实力可以尝试打职业联赛。于是,我在家人和辅导员支持下休学参加训练。

  从前些年的情况看,女电竞选手的发展比男选手更受限。女选手比例不高,女队比赛也很少。大多数女生情绪相对敏感、更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年龄焦虑也更强,所以在训练中要不断调整状态,克服种种困难。好在这几年女队的选拔和比赛越来越受重视,给了我们更多机会。为了保证训练质量,大家非常拼命,强度和男队一样,从不对自己降低要求。

  以前打游戏不仅好玩,也是我缓解学业压力的方式。成为职业选手后,我却发现“玩游戏”变成了枯燥甚至让人崩溃的事情。我们每天训练超过12个小时,必须端坐在电竞椅上,不像平时可以躺在沙发上玩。有时训练中遇到队友表现消极、自己也感觉很痛苦,但教练会严肃教育我们:决不能点投降键。我深深记住了教练的话:职业选手从来不逃避,也不会在任何时候选择投降。

希望她在电竞中学会成长、收获快乐

讲述人:六六妈妈

  六六从小喜欢玩游戏,进入高中后成绩有点下降,周末一回家就打游戏。对此,我们是反对的。好在六六没有失掉节制,调整状态后,顺利考上了大学。

  进大学不久后的一天,六六突然告诉我们,打算休学几年去电竞俱乐部进行职业训练。对于电竞,我们并不是一无所知,也看到了这些年电竞行业的发展,对这个职业是基本认同的。但我们还是担心:这个选择能不能给孩子成长机会?打职业比赛、做直播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但六六是个独立有主见的孩子,执行力也够;于是,我对她说:“能把爱好当成职业,多幸运!成不成是一回事,但考虑清楚了,完全可以试试。”

  这是六六第一次步入社会。电竞选手都是以团队形式出现,比起个人成绩,人际交往能力更重要。六六常和我们讨论今天在比赛中和谁意见不合,她是怎么处理的。我们不懂专业技能,但可以和她讨论这些问题,给她提建议。她参加的比赛我们都会看直播,看到她的进步,我们很开心。

  现在看来,六六并不是三分钟热度,她确实挺努力。我们看到她变得更加成熟聪明,这种思维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训练对她以后从事其他行业很有裨益,所以我们很欣慰。我支持她继续走下去,希望她能在这个过程中满足兴趣,收获快乐。当然,我也要提醒广大家长们,六六的故事,不一定有普遍性,也不能简单复制。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要根据具体情况耐心引导。电竞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但路边也有各种诱惑,一定要帮助有志于此的孩子理性思考、谨慎选择。

  【网络关注】 

给电竞更多理解 选职业仍需理性

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

  电竞行业近年来广受关注,网友怎么看?据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统计,近一个月来网上相关讨论约333.9万条,网友观点主要如下:

  普遍认可电竞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的价值。网友“七禾是个小仙女”称,“电竞选手也会身披国旗,让世界瞩目。在为国争光方面,他们和传统体育选手是一样的”。网友“漠宏庵”表示,“电竞运动对思维模式和反应能力有极高要求,是一项着重于心智训练的体育项目”。

  强调从事电竞职业需要长期专业训练,并不轻松、简单,更不是沉沦游戏的借口。网友“羽千月的妹妹”表示,“顶尖的职业选手真的是屈指可数,即使是明星选手,也有不能上场的时候”。网友“弓长木易yu”称,“电竞运动员和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一样,都是从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训练中选拔出来的”。

  呼吁社会加深对新职业的认识,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鼓励年轻人自由发展。网友“鸢渃_S”表示,“每个人都在不同领域有所擅长,希望电竞行业和其他行业都能健康发展,让每个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建议有志于电竞行业的年轻人培养理性择业观,家长、学校也要合理引导,防止青少年一时冲动而盲目选择。网友普遍认为,喜欢电竞的青少年应该认识到“可以自信,可以热爱,但不能把‘游戏段位’等同于电竞水平,也不能急功近利”。有网友提示,学校、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天赋和爱好综合判断,帮助青少年为未来选好努力方向。

  【专家点评】  

电竞人才应兼备专业素质与职业精神

作者: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近年来,电竞相关的新闻频频登上各大媒体,由电竞衍生的很多短语比如“吃鸡”“下饭”等也已深入人心。电竞行业正成为数字文化产业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拥有了较为完整的赛事举办和内容生产体系。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促进政策,期待电竞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电竞行业视为就业的热门选择。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数字文化产业就业报告2020》,电竞行业从业人员可划分为核心部分、衍生部分和支持部分。其中,核心部分包括内容授权方、赛事执行方、内容制作方、赛事参与方、内容传播方等;衍生部分包括电竞地产、电竞教育、电竞文创和周边产品等;支持部分则包括场馆、硬件和电信设施等。

  目前电竞产业以核心部分的从业人员为主体,其行业薪酬水平持平或略高于其他互联网相关行业。衍生部分虽然当前就业量不大,但许多城市正在大力发展电竞地产、电竞文创,未来衍生部分就业量将大大超过核心部分。

  电竞行业核心部分大体可分为赛训人员和非赛训人员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赛训人员需要专业型人才,比如选手、教练和解说等。其工作内容相对固定,所需技能结构比较单一,可由专业性院校进行培养。其中,电竞选手培养尤为重要,其成长需要几个条件:天赋、更早接触电竞、专业化训练。非赛训人员则一般从事俱乐部管理运营、赛事组织、品牌、公关、直转播等方面工作,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和多样化知识背景。

  目前电竞行业从业人员大多为非对口专业,这是电竞行业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电竞行业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职业发展通道,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在综合性院校设置培养电竞所需综合型人才的专业。同时,政府可针对电竞产业发展出台促进政策,比如成立电竞行业主管部门,给予电竞相关企业一定的税费优惠等。

  要特别注意的是,造就世界顶尖职业选手,最重要的是培养电竞职业精神,即多年如一日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这考验的是选手有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电竞是否真正尊重、理解和热爱。为此,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合力,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积极的竞技精神,把电子竞技与沉迷游戏区别开来,以健康心态走向阳光的未来。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陈之殷、颜维琦、王斯敏 光明网记者 张梦泽)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8日 07版)



111.jpg


责任编辑:孙远进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