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第二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 共探如何建构STEM生态

2020-02-07 3:46:52

2018年6月30日至7月2日,“第二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在深圳福田举行,大会以“跨界新教育 构建新生态”为主题。

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殷长春、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香港中联办教育局科技部副部长刘建丰、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校长周玉、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杨国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

同时,来自国家、省、市的大中小学校长、国内外STEM教育专家及企业代表汇聚一堂,通过主旨发言、圆桌论坛、工作坊、创意集市等多种形式,分享STEM教育成果,探讨STEM教育未来之路。

会议现场

为何要建构STEM教育新生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认为,建构STEM教育新生态有几个方面的需求,我们教育在过去很多年来都是以学校内部为主的教育方式,到了STEM,不仅仅是STEM,最近这些年来随着我们对教育新的认识,随着未来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一直说未来的学校一定是开门办学的,一定是跟社区、跟社会更好的融合的教育。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改变,有三个方面的需求:

首先,学习理论发展的导向型的作用,从学习科学、从学习环境到学习生态,奠定了发展的一条道路。

其次是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如果我们仍然是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其实我们就没有必要走出校门,我们在校内、在课堂内也一样能够完成这样的一个教育目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情境,强调跨学科、体验性和实践性,刚才周(哈工大校长周玉)校长谈的大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参加科研了,我特别地受鼓舞,因为我自己也是学工科的,我也进实验室,我们也会去做这些事情。既然高校都已经在学习方式上走得很远了,那我们的中小学应该如何做,我觉得这恰恰是我们今天应该来思考和改进的部分。

第三,推动STEM发展的需要。因为STEM教育从今天来看,不管我们怎么样去理解他,你是叫STEM还是STEM+,可以有很多的内涵变化,等等。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他应该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一个态势。但是在这种蓬勃发展的过程当中,你也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可能学校的理解、企业的理解、高校的理解等等都不一样。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虽然表面上我们看到都叫STEM,但是内涵不同,就导致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其实还是会有一些冲突的。

我们去学校,学校跟我们讲说,我们这个就是STEM教育。但是我们看到其实他并不具有STEM的那些典型特征,比如无论我们原来的化学课还是加上体育、加上主动的这些含义也好,并不完全吻合。这种情况下还是要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共同的认识,应该有从无序到有序,要形成协同整合,最后建构一种生态。

STEM教育新生态到底是什么样子?

从学习理论的发展导向,有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问题。这篇论文《情境认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很重要,他谈到了实践共同体的建立,基于知识的建构谈了两点,一点是知识建构,第二点是个人在整个知识学习当中,在一个群体当中产生了身份的认同。这一点刚才我们一位校长讲我们要搞全人教育,身份认同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学习更加强调要在真实的实践任务当中去学习,要在真实的境脉、真实的问题解决当中去学习。

另外一本书是《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他的主要观点是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来看待,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各个方面不是单一的而是联结在一起的,包括你的认知、情感等等都会整体地发展,不是割裂地发展。

还有一本书《学习的本质:用研究激励实践》,这对于我们认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2010年OECD(经合组织)写的报告,这个报告当中提出,学习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是建构自我调节的学习。第二是学习不能脱离情境,为什么我们要建生态,就是我们在学校,如果在一个单一的教室你很容易给学生抽象的知识,而不是一个情境化的真实的学习环境。第三个是强调合作的学习。

所以我们说对于学习,有这么一些重要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来理解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一是情境化的学习要在真实的世界当中学习;第二学习应该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所以我们要合作学习,我们要强调社会情感因素,我们要强调人的心智的发展就是全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第三个方面,如果你要想深度学习,它很核心的就是理解和迁移,知识的学习深度和知识的应用就变得更加重要;第四个方面是学习方式的创新,我们在这种探究游戏、形成性评价、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包括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学习非常重要。从我们对于学习的环境认识,就发生了从学习环境到学习生态的变化。

学习环境主要是学生学习的不同的物理空间环境以及他所含的各种要素,包括文化。有些学习环境应该除了我们说的那些实体,包括在线的环境之外,还应该有学习者、教育者还有一些活动,包括文化在内,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有效的环境。2001年, NRC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提出来有效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者中心、知识中心、评价中心和社区四个部分,这是我们今天在学习上新的认识。

OECD在2017年的时候颁布了一个新的报告,对我们今天认识学习非常有价值,这个报告的名字是《OECD学习环境创新手册》,在这个里面他提出了创新教学的核心要素,并提出了创新学习环境的7+3的框架。创新的核心要素,就是教育者不仅是教师,还应该包括其他的教育者,所以我们今天建立生态,不仅我们教师,还有高校、企业、社会包括家长,可能都是我们的教育者。我们创新学习资源不仅仅是我们的课本、我们的实验室器材,还包括真实的环境,包括企业、整个社区、社会的资源都是。这些都是对于教学、对于学习新的认识。

创新教学的核心动力,我们要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时间,现在是整齐划一的,尽管我们改革也有比如小课20分钟、30分钟、90分钟这样,但是我们绝大部分的课程仍然是40分钟,整齐划一、统一下课的,所以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时间是我们保证学习创新教学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将来这个一定要改。改变学习小组的人员的大小,还有不同团队相互的结合,包括我们的创新学习方式。

我们谈到学习环境用得更多的词汇是“学习生态系统”,这个学习生态系统其实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然后有社会的支持、有学校的环境,还有政策等等。什么是生态系统呢?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刚才我们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在学习的背景之下。从技术的角度,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和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会把学习和绩效,就是学生学习成绩的绩效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平台,他会把评价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新的生态系统应该支持灵活的学习方法,数字化丰富的学习环境,要有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同时非常强调非正式的学习环境,并且支持互动的终身的学习,这才是一个理想的新的学习生态。

还有另外一个观点,其实“学习生态”这个词在成人教育当中用得非常多,比如70:20:10的学习模式,它就是说人的70%的学习是在非正式学习当中完成的,当然我们没有做过在学校的调查,所以说我觉得哈工大的研究是有理论依据的,因为老师一直教他这个就是正式学习,但是在研究过程当中他和同伴共同研究,也相当于一个非正式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他最重要的学习。当然20%来自于辅导,还有10%才是正式阅读和课程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改进我们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变革,我们要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谈到的STEM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除此之外,好的STEM教育项目他一定会促进人的全人发展,所以在智力上、学术上、社交情感上都应该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在非正式和正式之间要建立起关系,这样才是一个好的STEM的项目。当然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是说,我们无论从国家还是地方都公布了很多的政策,我们也有很多企业和高校,包括我们自己开发的课程产品,包括我们的教师。现实的情况当中,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到底谁来做这个教师,教师怎么样培训,包括课程是自己开发还是企业开发,企业又以什么为依据来开发这些课程,我们的课程基本上国家课程都有课程标准,就是我们都有教材审定,我们企业开发课程没有任何的审定直接进入了学校。

所有这一切我们怎么样在规范和自由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包括资金、规范,我们要有各种各样的标准,标准不是说把你卡死,有统一的理念但是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应该是这样的状态。包括将来这个国家和地区,你说你做了STEM,怎么样衡量你的价值,刚才我们都用获奖多少,我觉得这个肯定不是最好的评价方式,由于今天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评价,所以我们要有更好的打通的评价体系。因此我们只有建立起STEM生态系统,我们才能完成。

什么是STEM生态系统,他一定是一个跨部门的架构,一个学习环境。构建这样一个系统,我们要在各个部门之间联合开展合作,提高学习STEM的质量。

怎样建构STEM的生态系统?

我们怎么样建构STEM的生态系统?一定得有一个顶层的设计,大家对STEM要有一个总体的愿景和目标,应该是基本一致的,然后要有联盟或者是共同体,然后协同互助、彼此成就,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态势是比较好的。我们现在并没有形成合力,大家都在各自做各自的,高校他想选拔人才,可是他怎么选拔呢?他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但是如果社会形成更好的生态体系一定会做得更好。

从政府到教育局,这个政策要具有一致性,这个“一致性”包括各个方面,比如高考、资源配置等等,不一致性在下面的执行上就会面临很多问题。企业、高校和基础教育,能力标准和评价标准一定要贯通,比如说我们现在用的评价标准是高校培养人才甚至是企业培养他所需要的人才,我们就是按照这个制订的,然后把他下放到中学来、下放到小学去,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所积累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力评价,我觉得可以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依据。因为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一个贯通的能力标准,也没有这样的一个评价标准,所以高校在选拔人才上,包括我们中小学的教学,都有一定的问题。

我们应该形成研究的共同体,一定要有理论、有调研、有一些标准。同时我们还有实践的共同体,我们学校要在一个平台上大家相互交流会成长得更好,我们还要有工作共同体,建立协同中心,这是我们已经做了的。

除此之外,其实企业跟学校怎么能够更有效地沟通,刚才蔡(若莲)局讲到香港的基金非常好,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会解决我们面临的很多资金问题,我们现在不是没有钱,是钱花的途径有问题,所以我觉得应该在这个方面要有更好的机制,要形成更好的生态。这样我们才可能建立起更好的STEM教育发展的生态。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杨文博

已经到底部